第二千四百四十九章 不作不死的董卓(1 / 2)

就当卢植还在豫州各地巡视,仔细体会豫州的与众不同,以及强大的实力和底蕴时,雒阳城又发生连番重大变故。

何太后挂了!

自然是董卓的手笔,这厮也是心狠手辣,刚刚解决完了十常侍,又觉得何太后活着碍事,结果一杯毒酒直接送这位灵帝正室上了西天。

何太后也是倒霉,有大将军何进这样的兄长,本来她好不容易熬死灵帝,成了后宫第一人,甚至还能直接干预朝政,妥妥的垂帘听政皇太后。

结果,何进脑子不清楚,听了旁人灌的迷魂汤,非得跟何太后依仗的十常时斗,结果把自己斗挂了,还连累了何太后和少帝。

何进一死,何太后失去了外朝最强有力的依靠,其实董卓进不进京,她和儿子少帝的命运已经注定。

董卓进京,废黜少帝,自然视何太后为沿中钉肉中刺,她一日不死董卓便会担心少帝有死灰复燃的希望。

要是董卓没有入京,袁绍和袁术兄弟俩得势,何太后估计依旧难逃一死!

没了外部的强力依仗,十常侍又被全部诛杀的情况下,何太后完全成了案板上的肉,随董卓拿捏作弄。

如果董卓最忌惮的豫州牧林沙肯开口帮衬的话,说不定何太后还有生机,只是可惜,林沙不认识何太后,自然也不会为她说什么话,跟董卓把关系闹得太僵。

于是,中平六年的年节时分,董卓失了耐心直接把何太后弄死了。

消息传开,倒也没引发什么博览,说实话废帝亲母的待遇,基本也就这样的,出手的权臣根本就不可能留下这么大隐患。

可关键是,董卓这厮做事太不讲究。

按照太后规仪厚葬何太后也就罢了,每谁会说什么,这本是该有的规矩。大汉的架子还没倒呢,董卓这个大汉相国自然不能做得太过。

可这厮葬了何太后,转身就扒了几任东汉皇帝的皇陵,将里头陪葬的金银财宝全部笑纳。

消息传出,天下哗然!

大汉四,并州是整个天下十三州中,情势最危险的一州。

外有鲜卑和南匈奴虎视耽耽,内有黑山军和白波贼肆虐,简直就跟一个火药桶差不多,随时随地都有可能爆发波及全州的大战。

阳球这个并州刺史能够勉力支持,还是林沙大力帮助的缘故。

关羽关云长,就这么一位超级高手坐镇,能省了阳球多少麻烦事?

可惜,关羽被牢牢牵制在雁门郡无法动弹,州内的黑山军和白波贼,就只能依赖张辽和高顺两位新近崛起的大将来应对。

也是两位大将配合默契才能卓绝,勉强挡住了黑山军和南匈奴骑兵的袭扰,还能维持并州整体局势不至于糜乱。

可也就如此了,并州官军的实力有限,在阳球无法完全掌控并州军政,就连军粮都需豫州支援的情况,还想要对外出兵简直就是笑话。

阳球这厮一门心思盯着雒阳,要是他肯花费精力放在并州的治理上,不说并州大治这样的屁话,起码基本掌控并州大局不成问题。

哪像现在,并州九郡只有少少几郡控制在刺史部手里,其余数郡则是各自为政互不统属。

就比如上党太守张扬,仗着手里有一员二流出头实力的武将穆顺,骄横跋扈不将刺史阳球放在眼里,经常把刺史部的招呼当作耳旁风,我行我素很是叫人看不顺眼。

也就是阳球为人正直讲规矩,没有随意定罪于人的习惯,不然张扬就是有三个脑袋也不够砍的。

他手下单单一流实力的武将,就有张辽和高顺两位,小小穆顺算个屁啊。

闲话不提,随着何太后挂掉,以及董卓挖东汉数任皇帝的陵墓闹得沸沸扬扬,中平六年也就过去了,时间来到了初平元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