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蛮夷人在北域关那里有三十万兵马,骆春虽只有十万,但胜在有火器加持,暂时可以势均力敌!这时候,我们从后方扑击其中帐,可让入城的蛮夷大军回援,解了城中之急。”
“骆春夺回主城后,便有余力策应我们回去,局势对我们极为有利!”
说着话,他将手中密信递给莫离。
莫离看过之后,也是一喜:“骆春的皇城军若能得到城中百姓支持,与我们前后夹击蛮夷大军,虽人数不占优势,却也不是没有胜算!看来,这回极有可能一劳永逸,平复蛮夷之乱!”
说着话,他也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交给李宣,接道:“本将也告诉你一个好消息,我留在北域关的亲信送来消息。齐安王已经投靠了九殿下,打开苍山营军寨大门,准许朝廷的物资通过。”
“云峰和元昊正带领四十万游骑兵赶来驰援的路上,不日便可抵达!不论是战是和,蛮夷人都气数将尽!”
李宣兴奋道:“真乃天助我也!”
惊喜之下,竟扭头对身边的六麻子接道:“麻子,速去传达将令,告诉大樑北域军的将士们。都给本王打起精神来,回到北域关便有补给。且战事终结后,我平洲王府对他们有额外赏赐,粮饷加倍!”
“得令!”
六麻子快步离去。
而李宣口中的这句“赏赐”可不是说说而已,他是有能力自掏腰包赏赐大樑将士的。
当年他老爹搬空了整个西楚国库,那些银两此时仍在楚京附近藏着,分出一点犒赏大樑北域军...那是洒洒水的事儿!
重要的是,此时要尽可能的鼓舞北域军的士气。
毕竟,接下来还有一场夺城之战要打。
五天后深夜。
队伍悄然靠近北域关,距离驻守在主城前的蛮夷大军中帐已不足三十里,隐隐已经可以看到他们的营帐轮廓。
而此时的北域关城中烽火连天,似乎仍在持续发生战斗。
李宣与莫离骑着马,并肩在队伍之前,目光眺望。
莫离侧头轻笑道:“终于等到这天了,终究还是得以战止战!我先来?”
李宣微微点头,“好,我跟在你后面,让本王看看莫将军的本事吧!”
莫离哈哈一笑,斗志昂扬的样子,拔出腰间的长剑,高声道:“北域军的将士们,此战即决战,不是敌人死,便是吾等亡,再无选择!可愿与我否?”
“誓死为国而战!”
近十万北域军齐声高呼,震彻天地。
原本北域军有近三十万士兵,此前击退铁勒三部折损了不少,之后又固守绿洲大营颇有损失。
与蔡坤等人分开时,莫离又留下了数万大军策应,如今跟在他身后的仅有十万左右。
而这十万人皆是精锐,乃是大樑的中流砥柱之一。
战力之强,并不比皇甫英雄的三大游骑兵师团弱半分。
莫离大喊道:“好!为了大樑,为了百姓,视死如归!冲锋!”
说完,人已当先策马而去。
身后,数万骑兵如铁甲洪流般紧随其后,直刺蛮夷人中帐。
正所谓一力破万法,无坚不摧。
到了决战之时,靠的就是勇猛与悍不惧死的精神,策略在短兵相接之时已成摆设!
唯有一往无前,才是真正的取胜之道!
李宣也随后拔出佩剑,以剑指天道:“虎威军!”
六麻子带头回道:“虎威军在!”
“肃清一切眼前之敌,不胜不归!”
“誓死追随少帅!”
两千余火铳队员与火炮手齐声大呼。
这支火器营满编五千人,由于都是处在后方策应,伤亡并不大。
但因为数次分兵之后,此时只有两千余人跟着李宣。
“出战!目标,火力压制,掩护北域军夺城!”
“得令,得令!”
震天呼喊中,随着李宣和六麻子率先出动,火器营迅速赶赴战场。
同时。
斥候队不断发射响箭,通知身在城中的骆春所部出兵策应。
战火一触即燃,血腥瞬间笼罩住整个蛮夷大营与北域关上空。
这注定是一场屠戮之战,几乎不可能短时间结束。
铁勒三部的平民虽然钳制了蛮夷人的先锋军,但仍有近三十万人驻守在北域关外,还是有一战之力的。
而按照李宣的设想,必先打服蛮夷人,让他们屈服,然后才可以搬出莫如烟这个“圣女”,先兵后礼,才可以完全掌握主动。
北域关主城中。
正在指挥部队与蛮夷人巷战的骆春,在接到手下汇报后,大为惊喜:“确认了吗?城外六十里处升起了虎威军的响箭,魏王爷回来了?”
传令兵道:“是!属下已经再三确认,且已有一名虎威军斥候成功与我们汇合。据他所述,王爷的大军已经冲入蛮夷人军中,大战焦灼,急需我部支援!”
骆春一拍桌案道:“那还等什么?传我将令,全军出击,不必再保留实力,迅速把蛮夷人赶出城池。然后,支援王爷!另外,皇甫君安不是投靠我们了吗?让他的三万苍山营士兵也加入战场,速战速决!”
“八百里行军传信,通知云族长的游骑兵师团,让他们加快速度驰援!迟则生变,速去!”
“领命!”
传令兵起身离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