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墙上的守夜火把在风中剧烈摇晃,将他的身影投射得如巨人般巍峨,
百姓们佝偻的脊梁不知何时挺直,浑浊的眼睛里燃起两簇火苗——那是被唤醒的血性与希望。
“修我戈矛!与子同仇!”十万将士的甲胄在熹微天光里泛起粼粼寒芒,竟与诗句中的“修我戈矛”形成奇妙共鸣。
前排的老兵喉结剧烈滚动,粗糙的手掌死死攥住长枪,似是下一秒手中的长枪都会脱手而出刺穿敌人的胸膛。
新兵们的胸膛则剧烈起伏,原本攥着盾牌的手渗出冷汗,此刻却因诗句中奔涌的热血而变得滚烫,仿佛有团火从丹田烧到了眉梢。
铁甲相撞的铿锵声里,刀光在火光中折射出凛冽的锋芒。
老将陈楚河摸着胡须的手微微颤抖,想起三十年前戍边时的霜雪,虽然他现在被贬只是一名军卒,但此刻胸中的热血却比年少时更滚烫。
人群中白发苍苍的老妪,身旁的孩童懵懂学舌,奶声奶气的“与子偕行”与军阵的呐喊交织成河。
铁骨铮铮的汉子,不知何时泪流满面,他攥紧拳头,恨不能即刻加入军伍。
许子霖望着眼前沸腾的人潮,看到百姓们眼中倒映着自己的身影,却又分明比他更加高大——那是千万人凝聚的意志,是比任何兵器都锋利的力量。
战歌最后一句结束,十万大军与满城百姓默契地屏住呼吸,整个天地间只余心跳共振的轰鸣,如同惊雷前的寂静。
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寂静中,一声清脆的铜铃打破了沉默。
街角老银匠铺的风铃被晨风拨动,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,像是为这场即将启程的远征奏响序曲。
许子霖伸手按住腰间的佩剑,剑鞘上的饕餮纹在晨光中泛着冷冽的光,他深吸一口气,高声喊道:
\"出发!\"
随着一声令下,十万大军如同潮水般开始移动。
整齐的脚步声震动着大地,扬起的尘土在空中形成一片金色的雾霭。
战马嘶鸣,旌旗猎猎,整个天宁城都在这股钢铁洪流的震撼下微微颤抖。
李江策马来到许子霖身边,看着百姓们含泪挥手的身影,声音有些哽咽:
\"大统领,有这样的百姓,我们定能得胜归来。\"
许子霖点点头,目光坚定如铁:\"正是为了他们,这场仗我们必须赢!\"
就在这时,人群中突然爆发出一阵热烈的呼喊:
\"大统领必胜!华夏军威武!\"
此起彼伏的口号声如同海浪,一波接着一波,直冲云霄。
许子霖勒住马缰,转身向百姓们再次行礼,然后一夹马腹,向着北方疾驰而去。
战歌的余韵仍在将士们心中回荡。
他们知道,前方等待他们的将是一场恶战,但此刻,每个人的心中都燃烧着同样的信念——为了身后的百姓,为了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,哪怕马革裹尸,也在所不惜。
而在天宁城中,百姓们久久不愿散去。
老人们望着大军远去的方向,喃喃自语;
孩子们骑在父亲的肩头,挥舞着手中的树枝,模仿着将士们的英姿;
女人们则默默祈祷,期盼着亲人早日平安归来。
当最后一抹烟尘消散在天际,东方的朝阳已经完全升起,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天宁城。
这座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城市,此刻又迎来了新的希望。
许子霖和他的十万大军,正向着北川关挺进,他们的身后,是千千万万百姓的期盼;
而在前方,等待他们的,将是改写历史的一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