曹仁乃是曹操麾下能征善战的将帅之才,也是唯一一个有资格,参与最高军事决策之人。
曹操并没有第一时间发言,反而将目光望向旁边的戏志才开口询问道:“志才,你觉得如何?”
戏志才抚摸着胡须,陷入了沉思当中。
沉吟片刻之后,不由得摇了摇头。
“朝廷在北海之地,虽然只有万余兵马,其中绝大部分人,都是北海本地的兵马,战斗力低下甚至还比不过我们。”
不过我军刚刚夺取青州四郡,根基不稳,虽说拥有着三万青州兵,却缺乏时间训练,实战经验不足,加之青州兵军纪败坏,尚未形成绝对的战斗力。“
“朝廷既然能够将魏延等人派往北海,就证明这些人的确是有其过人之处,而其带来的人,绝对是朝廷精锐当中的精锐,人数虽少,却不容小视。”
“再者而言,前北海太守孔融,也就是如今的青州牧,作为当代大儒,又担任了好几年的北海太守,在整个北海甚至青州之地,都拥有着诸多的影响,再加之他乃是明面上的青州牧,咱们此时强行攻打北海,将会遭到诸多的险阻,即便是胜利也是惨胜。”
“倘若采取强攻的方式,纵然我军能够顺利地夺取北海,两军所遭到的损失也是难以想象的,那么朝廷削弱咱们的计划,依旧能够实现。”
听到戏志才所讲述出来的,也让曹操陷入了沉思当中。
他自然清楚,戏志才所讲述的每一条,都是有道理的。
实际上。
他对于刘羽的目的,也有一定的了解,
刘羽将魏延等人派往北海,并不是想与曹操争夺地盘。
只是想利用魏延等人,在北海以及青州之地,牵制曹操。
防止曹操发展太快,对他构成一定的威胁。
曹操都没有想到,自己居然能被刘羽,如此的忌惮。
刘羽不去牵制袁绍、袁术两兄弟,反而对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,进行牵制。
袁家四世三公,名满天下。
袁术不仅占据着最为富庶的南阳之地,又相继夺取了汝南等豫州之地,实力大增。
在天下诸侯当中,都是排名靠前的存在。
渤海太守袁绍,虽说只占据着渤海一郡之地。
可他在整个冀州,都有着诸多的话语权,完全能够做到一呼百应。
相信袁绍夺取冀州,也只是时间的问题。
只要是个正常的人,都能够看到。
袁绍两兄弟的危害,显然大于他曹操。
可刘羽对于袁绍两兄弟,放任不管。
反而在曹操的背后,安插这么一颗钉子。
摆明了就是刘羽认为,曹操的危害远在袁绍两兄弟之上。
能被刘羽这位大汉天子,如此的照顾。
曹操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,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伤。
收拢心思,曹操抚摸着胡须摇头感慨:“如此说来,咱们不能够以武力,强行攻打北海了。”
倘若对付一般的诸侯军队,曹操有绝对的把握,凭借着优势兵力一路横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