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承乾关于井田制和府兵制,立足于客观现实,分析矛盾,以及带来的影响,让李世民不得不正视这个问题。
从东宫回甘露殿之后,李世民失眠了。
关陇军事贵族的崛起,同府兵制度密切相关。
李唐王朝的建立,离不开府兵制度,均田制一旦崩溃,府兵制受到冲击,府兵战斗力下降,李唐皇族的权威就会被削弱。
世家大族、官僚贵族、底层民众构成的利益团体太大,均田制被破坏的大势所趋,在府兵被削弱之前,李唐皇族手里,必定要掌握一股新的军事力量。
策略在胸中成型,翌日早朝过后,李世民召见李靖到甘露殿。
听李世民说明情况,惊的李靖虎躯一震,太子少保已经十分显眼了,现在皇帝还要他去主持练兵?
“陛下,臣是东宫的太子少保,臣的一举一动,都有人盯着。臣负责练兵,必定会惹来朝野的非议,臣这把年纪,一把老骨头,倒没什么怕的,就是怕带累了太子殿下。”
面对李靖的推辞,李世民并不觉得意外,李靖不止一次被弹劾“谋反”,所以同兵权相关,李靖都格外敏感。
况且,李靖说得是实话,太子少保出了岔子,的确会连累太子。
“卫公,你觉得太子这个学生如何?”
李靖思索片刻,“拳脚功夫进步了不少,前日午后太子携高慎微驾临寒舍,臣考校了太子的拳脚功夫。”
李世民闻言,嘴角抽了抽,这小子堂而皇之,带着高慎微出入重臣府邸,是一点儿不带避讳。
“卫公府上养了两只山君,太子是个直性子,喜欢什么从不掩饰,卫公若是觉得他讨嫌,直接下逐客令赶他走,不用客气。”
李靖笑道:“难得有人同臣志趣相投,欣赏的来山君的好,臣怎么会觉得太子讨嫌?”
李世民道:“卫公独爱山君,太子那孩子,凡是毛茸茸的小家伙,甚少有他不喜欢的。”
“人有些小癖好,只要不害人祸国,无伤大雅。”
李靖的回护让李世民很无语,默默在心底吐槽:他也没说李承乾喜欢动物不应该,怎么人人都觉得他是不满李承乾。
李世民道:“携天下迟早是太子的,卫公是太子的师傅,师傅帮学生练兵,天经地义,这第一支兵,练好之后,是要交给太子的。”
皇帝这个态度,李靖大为震惊,“练兵之事,太子殿下知晓吗?”
李世民点头,“朕要练兵他知道,但他不知道这一支兵是给他的。卫公不必同太子明言此事,练兵过程中常让他适当参与其中就行。卫公,太子是国之储君,手上没有一支铁军拱卫,朕不放心。”
话说到这个份儿上,皇帝根本就没给他拒绝的理由,李靖欣然应了。
黄昏时分,李承乾照例到甘露殿请安,想到李靖进宫说过的话。
“你出宫找高先生,你要和高先生父慈子孝朕不拦着,毕竟高先生统共也就待百十来天,可你能不能收敛着点?你是太子,朝野内外眼睛都在你身上盯着,你心里一点儿数都没有。”
李承乾苦笑,“父亲,您和我爸商量好的吗?我爸昨日也跟臣说这话,臣今日都没出宫去。”
“朕和高先生没商量,是你自己心里没数,这要是换成象儿在你的位置上,你想的不比我们周全?”
看李承乾伤神,李世民于心不忍,“明日朕召高先生入宫,只说朕欣赏他的才学秉性,命他入仕东宫与你多加往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