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间之事,将欲取之,必先予之,韩跃前两个榜都是花钱买人手,而这第三个榜则不同,他要花钱买人心。
“诸位父老乡亲,你们且听我说”韩跃再次大声呼喊,声音隆隆,冠盖全场。“自古有言,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,世家子弟为什么成年便能当官他们吃好的喝好的,享受荣华富贵,恣意潇洒人生。原因只有两个字,读书。”
众多百姓面面相觑,那年轻后生面带迷惑道:“侯爷正说着招工榜的事情,咋突然讲起读书来了”
旁边老农双目闪光,脸上渐渐显出丝异彩,喃喃道:“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,侯爷讲得真好啊。老汉俺虽然听不懂这两句话具体的意思,但就是感觉喜欢听,啧啧啧,娃娃啊,如果我猜得没错,你们的机会要来了”
老农淳朴,见识也很浅薄,但是经年风霜苦楚让他对生活有了份感悟,看事看人也比年轻人多了份经验。后生们还在苦思韩跃的意思,老人们隐隐已猜到了答案。
韩跃将许多百姓的反应尽收眼底,再次大声道:“今我立下第三榜,名为招学榜本侯意欲建立套完善的教育体系,造小学,初中,大学,迁徙互市研究院来此凡家中有稚子少年,又或渴望读书者,皆可按章报考学校。从此以后,你们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,你们家中会有读书人,你们的子孙后代再也不用从土坷垃里刨食吃。”
读书原来侯爷说的是读书
许多百姓低声叹,眼中虽然渴望,然而神情却黯淡异常。
古代读书乃是高贵之事,不过供养起来也很麻烦。百姓们穷困潦倒,小孩子长到七岁就要帮家里做事,大点的孩子下地干活,下点的在家看护更小的弟弟妹妹,家人每天为了填饱肚子发愁,哪有闲钱供养读书。
“侯爷的心思很好,可惜他用错了地方,咱们这些穷苦百姓,哪里有能耐供养私塾啊”个百姓喃喃低语,目光落在身边正在吃手指头的小儿身上,神情又是羞愧又是难过。
吃饭都是问题,如何供养孩子读书
韩跃嘿嘿乐,眼见很多百姓都是愁眉苦脸,分明是担心学资问题,他猛然放声大笑,哈哈道:“你们无须担心,本侯爷出了名人傻钱多,这次我共要建立十所小学,五所中学,所大学,外加个综合性研究院。教育内容从小及大,采用完全免费的方式,本侯爷给这套体系取了个名字,叫做义务教育,也叫希望工程”
他说到这里忽然停,发现百姓们还是有些不懂,无奈只好再次解释,大骂道:“草它姥姥的,希望工程你们不懂,义务教育总该明白点吧义务教育,说白了就是不给钱也能上学,但凡本侯爷麾下之民,家中的孩子必须强制读书,所有花费本侯爷出,你们孩子来上学不但不收钱,我每天还给他们吃三顿饭,按时发放文房四宝,春秋两季还要给免费制作衣裳,这回你们听懂了吗”
轰
满场震惊,惊声大做。
千百年来,读书直是个耗费时间和钱财的事情,家五口咬牙勒紧裤腰带,未必能供养个稚子读书。
可是现在,就在这片废墟之地,有个少年用他振聋发聩的声音告诉大家,读书不用花钱了,不但不用花钱,而且还给孩子管饭,还给孩子衣衫,还给孩子负担文房用具。
“侯爷啊”个百姓忽然放声痛哭,猛然双膝跪地,用膝盖在地上行走,路走出十几丈远,然后重重个头磕在地上。
“侯爷大恩呐,从今天开始俺孙大柱的命就是您的,谁敢说侯爷句坏话,俺和他拼命侯爷大恩,侯爷大恩呐”这百姓不断磕头,额角都被地面撞破,然而他似乎点也感觉不到疼痛,双目不断涌出感动的泪水。
不止他个人,满场三十万百姓无不如此。
供养学子,免费读书,从古到今此事直是世家大族的专享,然而从今天开始,咱们老百姓的儿子也能读书了
股莫名气息交织,某种神秘的力量悄然而生,韩跃只觉脑海里轰然震,系统竟然连续解锁两层。
免费助学,功在千秋,德耀当代,这次收获的不再是气运,而是三十万功德。
不远之处,长孙无忌捻须微笑,淡淡自语道:“此子,额角越发峥嵘也”做为舅舅,他很欣慰。
人群中不止有百姓,还有很多世家大族留在东北的人手,这些人颇具见识,听到韩跃要搞义务教育,很多人心中都是抽。
“世家以学识立足天下,泾阳侯此举,釜底抽薪啊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