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四三章 方运(1 / 2)

一秒记住www.60355.com,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!

纸终究包不住火,灵慧派引得一位武圣来投的消息,终于让天下震动。

要知道,那可是武圣啊,武道大成,居然会改修道法?这让其他的武圣有一股淡淡的羞辱感。而道门自然是乐的如此,替道门造势。

而始作俑者宁崇,却是并不在意。

武道大成?笑话,哪怕是西北王苏信,真神教主龙藏,也不敢说自己武道大成。区区几个先天也敢称武中之圣?

所以,对于外界的纷纷扰扰,宁崇全做不理,只是学习着姚北冥所传的道法修炼,印证自己的武道。

诸般妙法皆是虚,唯有大道是本源。宁崇不会沉迷于道法,但也不会视道法如洪水猛兽。取长补短,截其精华才是正道。

而经过几个月的传播之后,宁崇的消息也渐渐淡去,期间还有几个武夫欲要挑战这传闻中的武圣,不过被灵慧派拒绝了。

大夏定鼎八方,依靠的除了武者战阵冲杀,练气士斗法,还有士定国运。

天下人,皆以蕴气起,童生开思,秀才养灵,举人铸胆,进士定心,翰林出魂,大儒镇运,圣人凝道。

读书之人,养浩然之气,成就位,其地位更高于练气士,所以大夏以治国。

举人能用胆行攻讦之法,气可斩鬼神,是人能真正和武者练气士比肩的第一步。而翰林口吐剑,不逊武者中的宗师,练气士中的内景圆满。

至于大儒,整个大夏也就寥寥几位,比武圣还要稀少。大儒一喝断江流,灭鬼神,运定鼎大夏,镇压异族。

至于传说圣,则传言更胜过混元真仙,只不过,除去战国时代那几位圣人之外,千百年来,也只出过几位半圣,与混元真仙比肩。

至于如今,大夏朝廷中,尚且没有一位半圣,能够率领官集团。

而就在这样一个治天下的背景下,方运踏上了进京赶考的路途。

“呼,胆一成,字蕴气,有千斤之重。当然,我还没到那种境界,不过一字十斤还是有的。这下,总算在这世道中有些自保的能力了。”身着长衫的方运欣喜道。

他是正帝四年间的举人,乡试第一的解元,不知受到多少同窗的羡慕。

“科举下榜成举人,位也突破了,真是双喜临门。”方运自知自己的实力,在策论上还是要输那些名门弟子一筹的。

“不过,我在诗词上,却要远远胜过你们。”方运嘴角一勾。

诗词在科举上虽然是小道,但在民间传闻,名气上却远远胜过科举通过的人。

也是,每次乡试,一府中都会诞生出两三百个举人,普通老百姓谁会记得这些人?

而诗词就不同了,去年方运以一首临江仙,诗成镇国,滚滚长江东逝水,浪花淘尽英雄一句名传天下。就是北方那些士子,也都知道了南方有位方运,乃是大才。

更不用说戏说一诗也是达州级别,无题,相见时难别亦难也是达州级,让方运名声大噪。

这诗词章,由低到高,分为出县,达州,镇国,传天下四等。

要知道,就算是大儒,也不是每首诗词都能镇国达州的。而普通学子,就是要写出一篇出县的章,也是千难万难,不是举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。

“可惜,策论我不太在行,不能妄改,不然,一篇过秦论扔出来,起码也是传天下级别的。”方运暗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