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content>
关胜与宋江各为其事,争辩其实也仅仅为了士气尔罢。
眼见宋江出列答道,盖为朝廷不明,纵容奸臣当道,谗佞专权,设除滥官污吏,陷害天下百姓。宋江
等替天行道,并无异心。
关胜也不在气势上低头,在以上大喝:“天兵到此,尚然抗拒,巧言令色,怎敢瞒吾!若不下马受降,着你粉骨碎身!”
距离宋江最近的霹雳两路接应;自引五百马军,轻弓短箭,叫呼延灼引路。至夜二更起身,三更前后,直奔宋江寨中,炮响为号,里应外合,一齐进兵。大事当成!
呼延灼商量完,出得账内前去外面准备。
关胜正欲出,却是又一人而入。见账入并无他人,当下急道:“关将军,可还记的王爷锦囊一事。且要三思啊!”
关胜一抬头,见是杨志,刚想喝劝。却让杨志此话一下点醒,眉头立时急锁。
尽管立功心切,但其却并不是盲目之人,但凡事关自身利益,关胜行事皆会三思。当下,从怀里拿出那个锦囊内的纸条再看了一回。
当下突然心惊!
(遇呼则恐诈降,鞭打假黄信。若劫寨则逃,行马则绊倒而擒。若悔之晚矣,安可假感其义气,遂之,见机行事而弃暗还明!)
这,这,这?
每每有失,皆是只缘身在其山中,而不自知。--遇呼则恐诈降,鞭打假黄信!
那投诚之反将,好像就是姓呼吧?而今日白天,败于自己之手的那梁山贼将,听闻也确实是名为黄信。
“尽管如此之准?那朱四海当为唐时李淳风、袁天罡之贤不成?”这一刻,关胜脸色大变。
----------</content>
本书来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