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71章 正宪帝借机提醒 杜延年巧献良谋(1 / 2)

杜延年疑惑地从内侍手中接过奏折,打开看了第一行便眉头紧拧:臣内阁阁臣元震奏请革新阁议议事规程疏!

再读下去,大意无非就是当前的阁议之法实际上就是首辅独裁制,其他人纵有不同意见也只能单独附后,以供圣上参考,多数时候甚至都懒于单独附后,直接忽略不计。此制赋予首辅之权尤重于先前的二相制,极易阻塞视听、蒙蔽圣上。有道是“兼听则明”,故恳请陛下革此弊政,将阁议之法改为多数决,若平票不能决则交付圣裁云云。

“若照元向东这个法子,则内阁阁臣必然结党,这才是最大的弊政!”杜延年将奏折还给内侍,毫不避讳地道。

“果然‘姜还是老的辣’呀!岳父大人这句话是说到点子上了!此人惯会结党,出此昏招也不奇怪!”祁翀笑着说道,突然又话锋一转,“不过,他有一句话也是有道理的,那就是内阁阁议之后如有不同意见,是否都付之于后了呢?乔公主持内阁期间,这一点做的还是不错的,不过最近朕确实很少看到附后的异议了。尤其是昨日那份外放名单,元震没有参加阁议,也无怪他当廷发难。哦,当然此事就算元震不同意结果也不会有什么不同,但这毕竟不合规矩,容易惹人非议,今后还是不要如此地好。”

杜延年听出了正宪帝的批评之意,忙起身告罪:“陛下责怪的是,都是臣的疏忽!今后必定严守阁议之制,绝不再犯!”

“岳父言重了,朕也没有责怪你的意思,只是提个醒而已!坐吧、坐吧!对了,大婚之后照例是要给岳父封侯的,您不妨自己想想,喜欢什么字就让礼部呈上来。”

“恩出于上,岂是臣该置喙的?”杜延年心中暗惊,刚坐下去的屁股又往前挪了一半,“呃......说到大婚,臣正有件事要跟陛下禀奏。按习俗,大婚前一个月男女双方是不能碰面的,小女如今再住在宫中怕是不妥了,能否今日便让小女随臣回府?”

“心悦昨日倒也提过此事,说是女学正月十八就要开学了,她也该回去备课了。不过,安福长公主舍不得她走,想留她到正月十六再出宫。我与她商量了一下,决定先照顾安福长公主的情绪,反正离大婚还有两个月呢!”

“既如此,那臣就过些日子再来接她。”

“如此也好,反正府上还得筹备君章的婚事呢,这会儿应该也是忙碌的。对了,准备的如何了?”

“臣在家也是甩手掌柜,一切都是拙荆在打理。据说都准备的差不多了,过几日便过彩礼,只待犬子回来就能成亲了。倒是曹国公府可比臣家里忙活,又要嫁女,又要娶妇,听说最近裁缝都快把曹国公府的门槛踩破了!”

“大长公主府也是如此。歧王最近也在为柳怀的亲事忙活,他成亲的日子跟君章前后脚。大长公主把柳忱的成亲日子也定下来了,朕大婚之后便是柳忱娶孔家长女。”

“还有一对儿呢!”说了些闲话,杜延年的情绪又放松下来,笑道,“乔阁老也准备嫁女了!”

“哦?韦尚书家也有喜事?对,这倒也是,他上次便说要趁韦宙回营之前先把婚事解决了!”

“正是如此!哦,对了,还有李家呢!李家也打算趁许允他们外放之前,先把那对双生女儿嫁了,这算起来他们反倒可能是最先成亲的,因为最迟二月初许允他们就该出发了!唉!可惜许世昌不能亲自参加儿子的婚礼了!”杜延年似有意似无意地提了许衍一句。

祁翀自然明白他是何意,微微一笑道:“这有何难?让许允去瀚东路不就行了?离他父亲近一些,也能带着新媳妇去给他爹磕个头、敬杯茶。”